因其難以馴服的野性,貓從很久以前就被視為不祥之物。美國小說埃德加?愛倫?坡就在作品《黑貓》中冠以貓這種恐怖特性。
韓國對於貓的負面評價尤其強烈。從神話故事到文學作品,貓都以給人類帶來不幸的角色登場,更有甚者認為其就是不祥的象征。
電影《貓》利用了相信貓會帶來不幸的人們的心理制造恐懼的同時還喚起了人類虐待動物的警覺之心。
在寵物商店工作的女主角素妍[朴敏英]患有密閉空間恐怖症,素妍的顧客在將貓菲丹託付給她照顧後突然無故身亡,素妍只得自己開始飼養菲丹。在此過程中,素妍居然看到了已經去世的一個少女,當她得知所有養過貓的人都無故身亡的真相後開始推測事情的來龍去脈。
素妍的密閉空間恐怖症是操縱恐怖心理的絕佳手法,劇組懂得適時調整節奏強弱是電影成功的重要環節。近年來韓國的恐怖電影只是一味從頭到尾驚嚇觀眾。鬼要一兇再兇,大有嚇死人不償命的感覺。
但《貓》卻並未止步於給人生理上的恐怖,更在心理上下足了功夫,讓觀眾時刻警惕,希望無從預知的下一個畫面不要把自己給嚇著。由此整場電影看下來緊張感十足,是近年來所有恐怖片中最懂得控制觀眾心理的作品。
比如,素妍在運載朋友屍體的電梯內所感受到的恐懼讓她顫栗不止。導演長時間聚焦在看到朋友的腦袋從床下掉下來時不敢直視滿臉驚悚的素妍表情,正因為他知道觀眾到底何時真正感覺到恐怖才為之,僅以人物的面部表情就能誘發觀眾恐怖心理的拍攝手法不得不說十分出彩。
此外,在素妍夢境中登場的父親舀起藏貓的水缸裡的水就喝,帶有韓國式氛圍的場面更讓人感到毛骨悚然,《貓》並不僅僅是讓身體感到恐懼,而是從心理上給人以壓迫感。
不過電影並不是毫無缺陷,導演過於集中在從心理上壓制觀眾法反而忽略了故事的敘事性。描述素妍揭開怨恨的過程稍顯薄弱,而貫穿全電影的扣人心弦的緊張感在電影結束的最後一刻全部釋放,未能給人留下回味的念想。即使稍有缺陷,不過不得不說《貓》絕對是這幾年來最令人感到恐懼的電影。[TVDAILY=金智賢記者]
韓星網 - TVdaily中文版 提供.禁止轉載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